线路工程设计手册
二OO五年六月 传输设计部
1
传输设计部
线路设计手册要求
一、通信管道工程设计 1.图纸信息 1.1平面图
a:平面图在线间标出管道程式“塑3X2”表示塑料管道3列2行;“钢2X1”表示钢管2根并行排列。
b:在程式标注上方标注段长距离;如“86”。
c:在表示管道的黑线下引出标注路面程式;如“柏油23m”、“方砖15m”、“水泥6m”,数字代表延长米。
d:人孔标注编号,无剖面图在人孔下方标出程式。 1.2断面图
a:断面图标出各程式断面尺寸,塑料管道埋深不小于0.8米,有包封的不小于0.6米。
b:管群排列外皮间隔1cm,每3米采用1cm厚隔离垫片或专用塑料管插固定。 c:塑料管道底层直接摆放在基础上(基础厚度为8cm,伸出管群边缘5cm),基础可采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一般土质采用混凝土基础,下列地区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① 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冰冻层以内; ② 土质很松软的回填土; ③ 淤泥流砂。
d:塑料管道全程可采用混凝土包封;不采用全程包封的在塑料管接头处采取包封处理(包封长度为0.5m)。如建设单位要求可不做全程包封和接头包封。钢管可不做包封和基础。 1.3剖面图
如要求绘制管道剖面图,需按市政规划图提供高程或测量相对高程。 2.计算方法 2.1土方量
管道沟开挖土方按管道测量长度和管道断面面积计算,其中再核减开挖路面占的体积和人孔长度所占的体积,管道沟回填土方按管道沟断面体积与管群断面体积之差计算。
2
传输设计部
2.2管道沟放坡系数按下表规定计取
土质
H<2m
普通土 1:0.1 砂质,砂砾土 1:0.25 炉渣,回填土 1:0.75
石质 1:0 注:H为开挖深度、D为放坡系数 2.3常用管材断面积
程式 断面积
单位 平方米
Φ80mm 0.005024
Φ100mm 0.00785
Φ110mm 0.00949
Φ125mm 0.01226
H:D
2m 传输设计部 2.4人孔土方量 (a)老式人孔挖、填土方及防水砂浆抹面 手孔 型号 (900x1200) 挖土(立方米) 10.4 回土(立方米) 6.7 运土(立方米) 3.7 防水面(平方米) 9 破路面(平方米) 6.89 (b)新式人孔挖、填土方及防水砂浆抹面 小号小号三小号四扇形 直通 通 通 30° 挖土(立方 51.4 64.9 67.4 57.6 米) 回土(立方 33.5 37.69 40.83 32.04 米) 运土(立方 7.5 16.31 17.17 10.96 米) 防水面(平 28 42 46 28 方米) 破路面(平 18.5 26.5 32 17.7 方米) 小直 19.4 13.3 6.1 27 9.95 小拐 24.5 15.2 9.3 38 12.34 小分歧 27.8 16.6 11.2 42 12.31 扇形30° 30.2 21.5 8.7 32 15.02 小号长方形 24.7 14.3 10.4 25 扇形45° 61.4 34.79 11.21 27 17.8 扇形60° 62.2 37 12 31 18.6 扇形75° 61.2 37.41 12.59 35 20 中号直通 57.3 35.82 13.18 35 20 中号三通 80.5 33.41 11.59 33 11 中号四通 83.4 44.79 22.21 48 24 大号直通 74.6 49.24 25.36 55 大号三通 92.6 61.12 31.48 57 大号四通 95.9 63.09 32.81 68 4 传输设计部 1.3其它要求 (1)管道沟是否计取挡土板需视土质状态及沟槽深度而定。设计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相关规定酌情处理;人(手)孔坑因开挖沟槽较深原则上应计取挡土板,但设计中也应参考建设单位相关意见而定;石质人(手)孔坑不计取挡土板。 (2)管道沟、人(手)孔坑抽水按现场勘测情况定,非高差悬殊及特殊要求的人孔坑内抽水均做。 (3)如土质坚实及建设单位要求时塑料管道可不做包封和基础。 (4)管道工程(不论管孔多少)每百米用水5立方米;人孔(不论人孔型式)每个用水3立方米;手孔每个用水1立方米。 (5)砂子按1.4t/m³,碎石按1.7t/ m³。 (6)塑料管道最大段长市区内不宜超过100米,市郊及城乡结合部不宜超过150米。 (7)为防止局前人孔和进局管道中的积水和有害气体进入电缆进线室,进局管道口的所有空闲管孔和已穿放光、电缆的管孔必须采取有效的堵塞措施。具体方法如采用美国杰门管孔堵塞如下表: 适用管内径范围 单价 型号 Φ100/110mm 135 空管膨胀塞40D402U Φ130/140mm 183 空管膨胀塞55D590U 三孔子管管孔膨胀塞 Φ100/110mm 222 40B142A 三孔子管管孔膨胀塞 Φ130/140mm 465 60B142S 光缆单孔护缆塞11S070SB 空闲子管塞10D104U Φ28/32mm Φ28/32mm 43 22 如不采用杰门堵塞,可使用管孔堵塞剂对管孔进行封堵。(管孔堵塞剂单价及规格根据市场情况定) (8)管群如采用梅花管与波纹管组合排列时,无特殊要求均应采取梅花管在上方波纹管在下方的排列方式。 (9)其它未尽事宜,请参照<<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 5 传输设计部 二、线路工程设计 1.图纸信息 1.1新建杆路 新建杆路标注杆距杆高,特种电杆应加标注,杆路的图纸在转角处应有定标标注,跨越杆采用辅助吊线的应画出辅吊立面图,标明吊线夹板的间距。杆路平面图标注出拉线的安装地点程式数量,杆路图绘制杆面型式图,杆面型式原有杆路应标明原有缆线占用位置,新增吊线占用位置及吊线上的光电缆程式。标注出杆路与其他地上设施交越的地点交越设施的名称,交越方式。 图纸对线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应作简单绘制,通信线路附近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的设施应详细绘制并标明防护措施。 1.2直埋线路 直埋线路一般用于干线光缆建设,应包含以下图纸。 1)光缆线路路由图:反映出光缆沿途所经过村镇、城市及中继段名称和距离和光缆的程式。可在1:50000图及其他合适比例的地图上绘出,要求能够反映出沿途的大致地形地貌及村镇城市的分布情况。 2)光缆线路传输系统配置图:反映出沿途光缆的中继站、分路站和光跳站分布情况和光缆的分段程式。 3)光缆施工图 施工图纸是对线路沿途情况的详细描述,应按比例(一般为1:2000)绘制出光缆线路图,图纸距离以公里桩点形式表示,线路拐点及直线段整公里点均有公里桩标注,线路的拐点应有三点(或两点)定标标注,线路的方向标注,沿途经过的各种障碍均有详细标注,各种保护应标注出保护区段或地点,保护形式数量。非标准保护方式应画出相应的断面图和剖面图。过河应标注出河岸两侧上岸点预留点及特殊加固的方式敷设区域,并根据施工测量时的标记进行标注,河道内的缆线需做迎水弧的要求标注弦高,水陆接头点应做标注,斜坡堵塞应标明间距,S型敷设地段应标明S型的弦高。水线和桥上敷设应有剖面或断面图。与其它地下设施交越的标明交越地点保护方式并画出断面图。 6 传输设计部 1.3市话电缆 1)主干电缆:主干电缆应有成端图,标明出局电缆编号,电缆所占列号、线序,由MDF经电缆进线室至局前人孔的路由示意图。进入交接箱的端子板占位图。 2)配线电缆:应标注电缆的分线盒的所在位置,容量(编号),直接配线标注所占列线序(或电缆线序),交接配线标注所占用交线线序。配线电缆用虚线画出百配线区的分界,直接配线区、交接配线区的标注方式见附图 3)墙壁电缆画出墙壁吊线图和墙壁电缆图,墙壁吊线图反映出新架设吊线的区段,钉固的区段,分线设备的位置。 1.4管道、架空光(电)缆 架空光电缆的绘制是在架空杆路的基础上绘制出光电缆的敷设图纸,其中应包括光电缆线路的程式、长度、引上点、分歧点,进出交接箱的方式数量,分歧点的光缆的纤芯分配、电缆的线序分配。 管道光电缆施工图应标明各井段光电缆长度、子管及光电缆占孔位置。光电缆线路的程式、长度、引上点、分歧点,进出交接箱的方式数量,分歧点的光缆的纤芯分配、电缆的线序分配。 2.1技术要求 1)主干电缆考虑满足年限5年,管道主干电缆尽量采用大对数电缆,以提高管孔含线率。 2)用户电缆的配线方式以交接配线方式为主,不宜采用复接配线方式,在局周围0.5km范围内的用户可采用直接配线或自由配线方式,同路由的不宜采用多条小对数电缆,也不宜在不合理的基础上再加设小对数电缆。 3)电缆线径应向统一环路设计发展,基本线径采用0.4mm,特殊情况采用0.6mm线径。 线径 衰耗(dB) 环阻(不含话机) 距离(km) 采取措施 (mm) ≤4 0.4 ≤7.08 ≤1.84 话机 交换机 0-4 0.4 / / ≤11.8 ≤1710 高效β 增压装置 4-8 0.6 ≤8 ≤4 dB 高效β 0-8 0.4 ≤14.16 ≤2368 增压装置 ≥7 dB 注:用户线路环阻不大于1800Ω(包括话机)特殊情况下允许到3000Ω,馈电流应不小于18mA 7 传输设计部 4)杆距及吊线的选用(中负荷区) 杆距L(m) 电缆重量W(kg/m) 对应电缆对数 吊线程式 0.4mm≤400对、0.5mm≤300对、0.6mm≤200对 L≤40 W<1.82 7/2.2 40 0.4mm≤800对、0.5mm≤400 L≤40 1.82≤W≤3.02 对、0.6mm≤300对 7/2.6 40 0.4mm≤1200对、0.5mm≤800 L≤40 3.02 5)拉线选择 偏转角小于30°时,拉线程式与吊线程式相同;(即角深小于13米时); 偏转角在30°~60°之间时(含终端),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7/3.0吊线时采用双股7/2.6拉线。(即角深大于13米时); 偏转角大于60°时,应加设顶头拉线,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6)城市道路上装设拉线应加设保护塑管或防强电装置。 7)凡装30对以上分线箱或交接箱的电杆,应设工作站台。 8)架空电缆不宜与电力线路合杆架设,不可避免允许和10KV以下电杆合架, 电缆在电力线下方,隔距不小于2.5m,每隔200m左右电缆及吊线接地一次,接地电阻<10Ω,每隔1000m电缆屏蔽层及吊线做一次绝缘。电缆接头处金属屏蔽层断开,接头套管不能自然的将两侧电缆屏蔽层连通。局端采用带保安器的配线架,用户端采用保安器分线盒或加装话机保安器。 9)交接区最佳容量参考表 N a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30 L 500 100 127 178 258 310 354 388 460 478 493 521 564 1000 197 250 354 514 618 705 774 918 954 984 1041 1126 1500 294 374 530 770 926 1056 1160 1376 1430 1475 1560 1688 2000 391 498 705 1026 1234 1408 1545 1833 1906 1966 2079 2250 2500 488 622 881 1282 1542 1659 1931 2291 2382 2457 2598 2812 3000 585 746 1056 1538 1850 2010 2316 2748 2857 2947 3118 3374 注:L—由电话局至所设计区域的距离(m); N—交接区最佳容量即最佳收容用户数(户); a—用户密度(户/公顷)。 10)落地交接箱采用混凝土底座,底座与人(手)孔间采用管道连通,但不得建成通道,箱体与管道应有密封防潮措施。 8 传输设计部 11)墙壁电缆应尽量避免与电力线、避雷线、暖气管、锅炉及油机的排气管设计交叉接近。 12)成端电缆宜采用阻燃型电缆,每直列电缆不宜超过2条。 13)用户线路传输损耗2dB≤a≤7dB,小于2dB时应选用灵敏度自动调节的电话机或灵敏度较低话机,对于边远地区的用户线路传输损耗可放宽到不大于9dB,在一个用户电缆线路网中,此类用户数不能超过总数的20%。 2.2计算方法 2.2.1电缆算法 1)管道电缆材料: 敷设长度=施工测量长度X(1+1%)+人孔内弯曲+预留(直通井1m,拐弯井2m);(注:1%为自然弯曲) 材料长度=敷设长度X(1+1.5%);(注:1.5%为自然损耗) 2)引上电缆:井内接续及大回+3m+引接管道长度+杆上缆长接续10m(直接进交接箱的加10m); 3)局内成端电缆:局内成端电缆接续位置水平及垂直配线架底面另加5m上架缆,进局电缆人孔空隙封堵。 4)架空电缆: 敷设长度=施工测量长度X(1+0.5%)+0.2m/杆+设计预留;(注:0.5%为自然弯曲) 材料长度=敷设长度X(1+0.7%);(注:0.7%为自然损耗) 墙壁电缆考虑跨街巷走龙门及上下楼层垂直距离(在图上引出标注)。 2.2.2一般要求 1)电缆接续:大接小时(含分线设备尾缆接续)按实际接续工作量计算,200对及以上电缆宜采用接续模块,100对及以下宜采用接线子。常用通信电缆盘长表如下: 盘长 0.4mm 0.5mm 0.6mm 对数 ≥100 200 300-400 600,800 1000,1200 1600 1800 2400 3200 2)电缆充气:局端,未端必须设气闭气门,距离短(<1km)的可设一处气门。 3)电缆挂钩选用程式:电缆外径为Φ 9 2 2 2 1 0.5 0.5 0.5 0.25 0.25 2 2 1 0.5 0.5 0.25 0.25 0.25 0.2 2 1 0.5 0.5 0.25 0.25 0.2 0.1 传输设计部 当Φ≤12mm的采用25mm规格; 12mm≤Φ≤18mm的用35mm规格; 18mm≤Φ≤24mm的用45mm规格、45mm及以下挂钩配合7/2.2吊线; 24mm≤Φ≤32mm的用55mm规格、55mm挂钩配合7/2.6吊线; 32mm≤Φ的用65mm规格;65mm挂钩配合7/3.0吊线; Φ为电缆外径 2.3其它要求 2.3.1墙壁电缆的敷设要求 墙壁电缆一般为配线电缆,电缆线径及容量都不宜过大,线径选用为0.4mm,对数不大于200对。 墙壁电缆施工方式一般分为壁挂式、钉固式两种,壁挂式与钉固式施工方式对比表如下: 敷设的场合 特点 1.使用的器材少 1.房屋墙壁比较平直 2线路美观隐蔽安全 2.房屋建筑的排列比较整齐的街区 钉固式 3.施工较费时,因此电缆路由不 3.电缆的容量能满足较长时间的需 宜太长 要 4.今后扩充调整时拆移困难 1.施工简单 1.房屋建筑外墙凹凸不平或有障碍 2.今后扩充调整方便 物的情况 壁挂式 3.线路不够隐蔽美观,因此不宜 2.跨越楼房 用于墙壁内部 3.电缆路由有临时性质 4.使用器材较多 2.3.2墙壁电缆的分线设备 墙壁电缆主要用于用户密度较大的街区或厂区,用户引入线均采用绝缘线且距离较短。所以分线设备一般采用分线盒。 分线盒的容量应尽量采用5对、10对和20对,不宜采用20对以上的分线盒,分线盒应配背板及线序牌(结合当地局习惯)。 玻璃钢C型套管规格表 程式 适用电缆参考对数 Φ55x400 50对以下 Φ65x500 100对直接头,200对掏线接头 Φ85x500 200对直、分接头 Φ95x600 100对-200对引上堵塞接头 10 传输设计部 常用充气型强力纤维热缩接续套管规格表 型号规格 适应电缆参考对数 接头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开口长度套管标称长度 (mm) (mm) (mm) (mm) 直接头 分歧接头 0.4线径 0.5线径 RSBA62/15-350 RSBAF62/15-350 62 15 350 700 50-200 25-200 RSBA92/30-350 RSBAF92/30-350 92 30 350 750 200-300 200-300 RSBA92/30-500 RSBAF92/30-350 92 30 500 900 400-800 300-600 RSBA122/38-500 RSBAF122/38-350 122 38 500 1000 800-1400 600-1200 RSBA160/55-500 RSBAF160/55-350 160 55 500 1000 1600-2400 1400-2000 RSBA200/65-500 RSBAF200/65-350 200 65 500 1000 2400-3000 2400-2700 XAGA-1000型热缩套管规格参考表(美国瑞侃) 型号规格 接头最大外径(mm) 电缆最小外径(mm) 电缆开口长度(mm) XAGA-100 XAGA-1000-62/15-350 62 15 350 XAGA-1000-62/15-350 62 15 500 XAGA-1000-62/15-350 62 15 650 XAGA-1000-62/15-350 92 30 350 XAGA-1000-62/15-350 92 30 500 XAGA-1000-62/15-350 92 30 650 XAGA-1000-62/15-350 122 38 500 XAGA-1000-62/15-350 122 38 650 XAGA-1000-62/15-350 160 55 500 XAGA-1000-62/15-350 160 55 650 XAGA-1000-62/15-350 200 65 500 XAGA-1000-62/15-350 200 65 650 11 传输设计部 分歧卡、屏蔽连接线选用表 序号 1 1-1 1-2 1-3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名称与规格 分歧卡 大号 中号 小号 屏蔽连接线 一字型L-400 一字型L-500 一字型L-600 一字型L-700 一字型L-800 一字型L-1000 一字型L-1200 Y型L-260+140x2 Y型L-330+170x2 Y型L-400+200x2 Y型L-470+230x2 Y型L-530+270x2 Y型L-670+330x2 Y型L-800+400x2 单位 个 个 个 个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条 分歧接头用 直接头用 用途 电缆分歧,一进两出 750对以上电缆分歧 150-750对电缆分歧 150对以下电缆分歧 电缆屏蔽 12 传输设计部 2.3.3墙壁电缆的主要建筑器材 墙壁电缆的主要建筑器材有电缆卡子、U型拉攀、有眼拉攀、方头穿钉、有眼螺栓等,现施工中常用的为L型角钢及U型卡子。 1)电缆卡子:用于钉固式墙壁电缆时加固电缆有电缆接头用。 2)U型拉攀:又称垂直拉攀,在壁挂式墙壁电缆吊线作终结时使用,当电缆由一幢房屋跨越到另一幢房屋,而其墙面是互相垂直,且电缆吊线的跨越距离不长,电缆外径较细时采用,因为垂直拉攀所承受的垂直拉力不宜太大。 3)有眼拉攀:也是吊挂墙壁电缆的吊线终结时使用,从一幢房屋至另一幢房屋的电缆跨越段落的两端,或吊挂式墙壁电缆路由上的障碍物的两端,只要电缆的走向是与墙壁平面平行时,电缆吊线的终结均宜采用有眼拉攀。 4)方头穿钉:方头穿钉与有眼螺栓的用途与U型拉攀相同,但用于电缆吊线对墙壁平面垂直的拉力较大的地方。一般在跨越距离较长或电缆外径较粗时使用。 13 传输设计部 三、杆路建筑工程设计 3.1技术要求 1)木电杆埋深表: 电杆程式 8m 9m 10m 12m 14m 普通土/埋深 1.5m 1.7m 1.7m 1.8m 1.8m 砂砾土/埋深 1.3m 1.5m 1.5m 1.6m 1.6m 软石/埋深 1.2m 1.4m 1.4m 1.5m 1.5m 坚石/埋深 1.0m 1.1m 1.1m 1.2m 1.2m 注:埋在松软土质或斜度大于45度立杆时杆洞应加深0.15m-0.2m。 2)撑杆的埋深,在松土及普通土时为1米,硬土和石质土时为0.6米。 3)高拉桩杆的埋深 如高拉桩杆装有付拉线时,一般为1.2米,在石质土为0.8米。 如高拉桩杆不装有付拉线时,高拉桩杆的埋深与被拉电杆的埋深相同。 4)拉线衬环: 7/2.2钢绞线采用3股拉线衬环; 7/2.6钢绞线采用5股拉线衬环; 7/3.0钢绞线采用7股拉线衬环; 5)拉线地锚尺寸 主要尺寸(mm) 地锚名称 用途 地锚铁柄 环眼 L d f 浇铸在岩石中拉线50±2 400±10 20 / 钢地锚 终端用 50±2 400±10 25 / 配合拉线盘埋入地中作拉互终端用 33±2 33±2 33±2 33±2 1800±10 2100±10 2400±10 2700±10 12 12 19 19 60±12 60±12 60±12 60±12 螺栓拉线地锚 6)拉线地锚与拉线盘配合规格 拉线程式 拉线盘程式 7/2.2 500x300x150 7/2.6 600x400x150 7/3.0 600x400x150 地锚铁柄程式 Φ16x2100 Φ19x2400 Φ19x2400 拉线盘埋深(m) 1.2 1.3 1.4 注:1、表中埋深是对普通土的数值,如松土时,应加深0.1-0.3米;如为坚硬的石质土时,可适当减少0.2-0.3米。 2、如在特殊情况时,拉线需采用更大的程式时(如7/2.6V形拉线或两条7/2.6钢 绞线合并在一条使用时),拉线盘及拉线地锚地规格也需相应增大,此时可采用电力部门使用的较大程式的拉线盘及拉线地锚 14 传输设计部 7)拉线地锚与横木配合规格 拉线程式 7/2.2 7/2.6 7/3.0 2x7/2.6V型 2x7/3.0V型 横木长度((cm) 120 150 150 3x200 2x120 横木直径(cm) 18 20 20 20 20 埋深(m) 1.3 1.3 1.4 1.7 1.7 注:如地锚受地形位置限制,2x7/2.6V型拉线的横木了可改用2x20x120cm的双横木。 8)吊线及拉线在杆上安装位置 项目 吊线 终端拉线 角杆拉线 防风拉线 距杆顶 0.5m 0.3m 0.3m 0.8m 距吊线 上方0.2m 上方0.2m 下方0.3m 备注 特殊吊线位置以距吊线为准 特殊吊线位置以距吊线为准 9)H型杆 当线路跨越距离在100米以上的长杆档,或线路负荷较大时均应采用H型杆,H型杆的两根电杆间距为1.4米,H型杆高于10米时,其杆身中间采用角钢的斜腰梁或Φ10cm径的圆木(即单腰梁)。当H型杆高于14米时,其杆身中间采用两根角钢或Φ10cm径的圆木组成X型的装置方法(即双腰梁)。见附图一 10)架空式交接箱工作台 架空式交接箱可以安装在木杆或水泥杆上,在电杆距地面3.3米处,设交接箱工作台的目地是为放置交接箱并便于施工和维护。为了防雨和防日光照射,在距离工作台上2米处可加装置棚。为了工作的方便,在交接箱左侧电杆上安装上杆钉。 3.2杆路接地装置的类型和接地材料的选用 3.2.1接地装置的类型 (1)电缆吊线及电缆屏蔽层接地:电缆吊线接地体采用地线棒,吊线与地线棒之间采用4.0镀锌铁线连接,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方式。 (2)电杆接地:电杆接地的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连续的接地装置,另一种为带火花间隙的接地装置。与高压电力线发生障碍时采用带有火花间隙的线性接地装置,可以使线路设备不受损害。用于避雷的电杆地线,应在行人易于接近的地方,在避雷线距地面2米处断开,成为火花间隙,其间隙一般为10到30毫米。接地装置的连接线自引出地面后,应加装保护措施,保护的范围一般从地下0.3米起至地面上高2-2.5米。保护的措施一般采用木槽板、塑料管或竹板保护。 接地方法为沿电杆敷设4.0镀锌铁线,用卡钉固定,地线上部应高出杆顶10cm,下方与地线棒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达不到接地电阻值标准的添加降阻剂。特殊地区可采用角钢接地极用1-4根(根据实际情况)50X50X5mm的 15 传输设计部 镀锌角钢,角钢之间用40X4mm的镀锌扁钢采用焊接方式相连。 (3)架空交接箱接地:接地体采用地线棒,连接导线采用4.0镀锌铁线,一端与架空交接箱内接地柱相连,一端沿电杆用卡钉固定,其间隔距离为35cm左右,与地线棒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从距地面2.5米以下起加装保护措施,可用用塑料管或竹板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4)落地交接箱接地:接地体采用地线棒,连接导线采用30X3mm钢带。钢带一端与落地交接箱内接地柱相连另一端利用焊接方式与地线棒相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