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跳舞自我暗示的力量

跳舞自我暗示的力量

来源:星星旅游
跳舞自我暗示的力量

众所周知,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才可以学有所成。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心理暗示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自我提升自我鼓励的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引入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对于舞蹈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对于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做了阐述,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展开论证,以促使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得到正确应用,提高舞蹈教学效率。

关键词:心理暗示;舞蹈;教学;应用

心理暗示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它是指个体受外界影响或者受别人的行动、态度、情绪等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着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暗示作为一种条件反射,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从心理机制来看,暗示是一种个体主观已经承认其存在,并且在内心中已经趋向于这个方向,但是仍然作为一种假设而存在,而这种假设的依据存在与否是不确定的。心理暗示的应用得当,会为个体带来积极、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的作用

无论对什么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内容具备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对舞蹈的美的向往,认识到对舞蹈的学习不只是一种枯燥的模仿,舞者可以为他人更

为自己带来的美的欣赏。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学生可以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舞蹈中的个体意识的自由性

即通过在舞蹈教学中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如果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只是一味的模仿,不注重创新,那么这种舞蹈就称不上是艺术。2学生都处于知识的学习阶段,在舞蹈教学中把创新意识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更美的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