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星星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救治分析及治疗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救治分析及治疗

来源:星星旅游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救治分析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3-01T14:21:05.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供稿 作者: 骆志英

[导读]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较多发生于女性,以14~30岁女性最多。

骆志英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 625600)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116-02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较多发生于女性,以14~30岁女性最多。1/3患者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而仅以二尖瓣脱垂为临床表现,亦可见于马方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患者,以后叶脱垂多见。此外,亦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1 救治关键 1.1 病情判断 1.1.1 常见症状

(1)胸痛:发生率为60%~70%,位于心前区,可呈钝痛、锐痛或刀割样痛,通常程度较轻,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与劳累或精神因素无关,含服甘油不能缓解。

(2)心悸:出现在50%的患者中,原因不明。可能与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关,但动态心电图监测和房室束电图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心悸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不高。

(3)呼吸困难和疲乏感:40%的患者主诉气短、乏力,常为初发症状。部分患者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运动耐力降低。严重二尖瓣反流者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4)其他:可有头晕、昏厥、血管性偏头痛、一过性脑缺血,以及焦虑不安、紧张易激动、恐惧和过度换气等神经精神症状。 1.1.2 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瓣环扩大和腱索逐渐拉长、二尖瓣反流逐渐加重所致,亦可急性发生,多在腱索断裂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出现。

(2)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男性和45岁以上者,发生率为1%~10%。凡仅有孤立性喀喇音者出现收缩期杂音或杂音时限延长且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者,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

(3)心律失常和猝死:二尖瓣脱垂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一般对健康无影响,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发生率达50%以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亦较常见。机制不明,可能与二尖瓣叶、乳头肌腱索的牵拉,或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有关。

(4)一过性脑缺血和栓塞:多由于脑栓塞所致,45岁以下的二尖瓣脱垂患者发生率可达40%。研究表明,二尖瓣脱垂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性的增高。此外,二尖瓣心房面和腱索与左心室壁摩擦导致的左心内膜纤维化,易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及体循环(冠状动脉、肾动脉、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栓塞。阵发性心房颤动常是脑栓塞的先兆。 1.2 急诊检查

1.2.1 X线检查 多数患者心影无明显异常。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左心房和左心室明显增大。胸廓骨骼异常最为常见。左心室造影显示二尖瓣脱垂和反流,右前斜位投照见收缩期二尖瓣后瓣呈唇样突入左心房;左心室收缩不对称,心室后基底或中部强烈收缩,呈向内凹陷的“芭蕾足”样改变。

1.2.2 心电图检查 多数患者心电图可正常,部分患者表现为 I、aVF导联T波双相或倒置,以及非特异性ST段的改变,此改变在吸入亚异戊酯运动后更明显,ST-T波改变可能与乳头肌缺血,或瓣膜脱垂后左心室张力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可见QT间期延长。常见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窦房结功能低下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亦可见预激综合征。

1.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诊断二尖瓣脱垂具有特别的意义。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长轴切面上可见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突向左心房,并超过瓣环水平。此外,可见二尖瓣呈明显气球样改变,瓣叶增厚、冗长,瓣环扩大,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腱索变细延长或断裂。M型超声可见收缩晚期二尖瓣叶关闭线(CD段),弓形后移超过2mm和全收缩期后移超过3mm。同时,收缩期一个瓣叶或前后瓣叶均呈吊床样改变。

2 救治方案 2.1 一般治疗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无需治疗,可正常工作生活,定期随访。有晕厥史、猝死家族史、复杂室性心律失常、马方综合征者,应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胸痛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氧耗和室壁张力,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改善二尖瓣脱垂的程度,使之缓解。酯类药物可加重二尖瓣脱垂,应慎用。对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在手术、拔牙、分娩或侵入性检查前后,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对心律失常伴心悸、头昏、眩晕或昏厥史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无效时可用苯妥英钠、奎尼丁等,必要时可联合用药。出现一过性脑缺血者,应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无效,可用抗凝药物,以防脑栓塞发生。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在手术、拔牙、分娩或侵入性检查前后,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 2.2 治疗并发症

2.2.1 感染性内膜炎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患者在拔牙、分娩、手术时应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已发生心内膜炎的患者主要行内科治疗,根据菌型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特异性抗菌药物。当出现大的瓣膜赘生物、瓣膜穿孔或瓣膜脓肿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2.2 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频发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可用β受体阻滞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维拉帕米40 mg,口服,每日3次;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时,可给予普罗帕酮75~150 mg,口服,每日4次;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治疗,药物无效而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则行电复律。

2.2.3 体循环栓塞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若出现体循环栓塞表现而无其他原因的患者,可选用抗凝剂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但近期发生的脑梗死,这类药物应用宜谨慎。参 考 文 献

[1] 黄宗勤,周家芳,方义方,陆雪华,祝玉成.二尖瓣脱垂综合征9例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 江苏医药, 1980年05期. [2] 刘茂松.急性风湿热合并二尖瓣脱垂5例[J];华西医学;1996年02期.

[3] 黄宗勤,周家芳,方义方,陆雪华,祝玉成.二尖瓣脱垂综合征9例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J];江苏医药;1980年05期. [4] 郑磊磊.超声心动图在估价二尖瓣狭窄瓣膜钙化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0年0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tra.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