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以来,大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很拼,很辛苦,也很有成效。大家倾情投入,担当作为,克难攻坚,默默奉献,“跑断了腿、操碎了心”,很多人晒黑了、累瘦了,很多人长出了白头发、熬出了抬头纹,一些人还病倒了,甚至牺牲在扶贫路上。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区连续3年在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一个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一个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一个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你们中间,涌现出了黄文秀、张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很多人的事迹写进了中小学生的作文里,镌刻在了父老乡亲的心底,你们已经成了贫困群众的“自家人”,你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奉献最美丽,奋斗最幸福。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拼了这么久,大家确实很累了,但不能有任何松懈,打赢这场硬仗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是贫困群众的热切企盼,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咬紧牙、坚持住、扛过去,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斗争精神,瞄准既定的脱贫目标奋力前行,用激情和汗水创造辉煌业绩、实现自身价值、书写精彩人生。
组织部永远是你们的“娘家”。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与大家并肩战斗,共同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扶贫脱困,是民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需要全民共识和上下联动,决不能以层层压责任的名义搞出层层推责任的态度。顾大局、出实招、解心结,应是每一个层面和行业都应有所作为的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干部和一线工作者深有感怀也为此而做的最为艰辛!扶志、扶智、扶病、扶残、扶老、扶弱、扶育、扶产业,不只是政策措施的落实,更是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通水、通电、通路、通网,村容村貌整治,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各行各业的协同配合,涉及各层级的重视程度,更涉及社会层面的支持和理解、贫困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请为察右后旗点赞、为广大干部致敬吧,作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季节的轮换与时间的延展,变化了的是贫困地区的旧貌换新颜、是扶贫攻坚者岁月镌刻的沧桑容颜、是历经变化万千后的正定自若、更是体验世态冷暖后心智的成长成熟。不变的是春秋更替的天地轮转、是理想信念的根深固执、是忠于职守的苦干实干、更是追求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理念,"埋头喜做十件事、不愿宣扬一份情"的朴实情怀承载着后旗脱贫攻坚战的点滴行动!
综观历史,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消灭贫困和让利予民的政策上取得了言出必行的丰功伟绩。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在共产党领导下,己经由站起来走到了强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中。
实现中国梦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面对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只有决心和信心,没有行动和作为,只喊口号弱视实际,只会出现画饼充饥、空中楼阁。为此,就要用责任代替漠视,杜绝各行业单位的应付了事的态度。集小溪汇成江河,每一名干部都行动起来,用心用行助推脱贫攻坚,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注重脱贫攻坚、关注脱贫攻坚战,使之成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才能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真情实意投入脱贫致富的伟大工程和滚滚洪流中。
无论是城市返哺农村,还是先富带动后富,只有形成乡村振兴、城市繁荣的和谐统一的大格局,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一)加强党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积极组织并领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在基层脱贫攻坚的经济发展组织,如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村社区等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领导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二)发挥新时期党对乡村经济振兴的引导作用
一是探索建立“党组织+经济发展组织”模式,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乡村经济发展.二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按照“地域相邻、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打破行政村区划界限,跨村联建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由地域型向产业链型拓展,发挥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心村经济辐射和发展带动作用.三是通过发展乡村经济,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基础,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的基层组织创造力和活力.
(三)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充分发展、均衡发展
一是通过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充分发展,对于已脱贫地区和人口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充分发展.二是实现同一地区贫困乡村和人口与非贫困乡村和人口的同步均衡发展.三是加快贫困地区和人口与非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同步均衡发展.四是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为贫困地区充分发展、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探索新时期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村集体资产收益.二是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组织,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效率.三是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保障农民财产收益.
(五)加快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文明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引導开展乡村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等各项工作.二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新时期乡村民俗乡约、道德规范,加快建立党领导下的各类新型乡村自治组织,加快提升乡村自治水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六)通过国家战略支持和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针对有特色资源的地区,结合国家战略设立国家级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等方式,支持地方区域发展.如依托秦巴山区丰富的中药材和旅游资源建立秦巴国家级中药材基地和旅游示范区,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硒资源建立国家级硒产业基地,依托滇桂黔石漠化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国家级旅游示范区.通过在特困连片地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国家级示范区、园区等途径,引领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是关涉人民幸福 国家发展的大事,这项工作容不 得半点瑕疵,各级领导干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者领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领导干部严守纪律实事求是,切实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对违纪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也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而不是终日寻思投机取巧 抄近路。干部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才干解决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才干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 民 心中有 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